

在我市荣获第七届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之际,为进一步深化城市文明建设,市文明办、市创文办持续发挥“小实事大民生 藏在社区里的文明密码”专栏作用,围绕城市环境提升、文明习惯养成、日常暖心瞬间等方面,记录鹤壁城市文明建设的点点滴滴,讲述文明故事,传播文明理念,展现全市上下同心协力、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,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,更好聚力“十有城市”建设、共筑北方美丽城市。
聆海御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,打造“睦邻+系列品牌”行动,通过党建+睦邻长廊搭建交流平台,组建“睦邻志愿服务队”,开展“睦邻帮”“睦邻乐”“睦邻评”等活动23场,让邻里距离不断拉近,82名好邻居、好媳妇、最美物业等先进个人的故事,更让互助友善的文明新风在社区流转。如今,邻里互助已成为社区最动人的风景。

隔三差五小区活动广场的免费清洗点前总是排起长队。“师傅把我这双穿了五年的皮鞋擦得跟新的一样,还教我保养诀窍,比家里人想得都周到!”居民张先生举着锃亮的皮鞋,笑得合不拢嘴。此外,一旁的锅具清洗区,志愿者正用专业工具为居民清理油污厚重的炒锅。
“我们每月都会根据居民需求调整服务项目。”社区干部赵宏平翻开记录本,上面详细登记着各类服务数据。不管是磨刀剪还是修家电,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,让“便民”二字深深扎根居民心中。
包粽子时的粽叶飘香,中秋宴上的欢声笑语,冰糖葫芦串起的邻里情意……聆海御园社区的文体活动室,成了居民共享文化盛宴的乐园。
社区干部王彩虹介绍,“我们的节日”系列活动精准对接各年龄层需求:春节组织写春联送福字,吸引书法爱好者现场创作;端午节举办交响音乐会,让居民徜徉音乐海洋;儿童节举办亲子运动会,设置障碍跑、袋鼠跳等趣味项目;重阳节的戏曲专场,让老人们过足戏瘾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,更在互动中培育了文明新风。

“3单元楼道灯坏了,马上过去维修。”楼栋长裴庆国对着对讲机安排维修,这样的高效处置源于社区建立的“四级网格”治理体系。由社区工作人员、物业人员、楼栋长和服务管家组成的治理队伍,通过“敲门行动”实现服务全覆盖。
在社区漫步,随处可见治理成效:“睦邻花圃”里鲜花绽放,消防通道保持畅通无阻,公告栏定期更新政策解读。去年夏天,3号楼两户居民因空调滴水引发纠纷,网格长宋利娜当天就上门调解,最终促成双方和解。“小事不出网格”的治理效能,让小区环境日益整洁,居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。
“下楼遛弯的功夫,就把社保缴费凭证打印好了,再也不用专门请假跑政务大厅。”居民关树辉对着社区的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连连称赞。
作为鹤壁市首家基层自助站,这里集合了公安、税务等5大类智能终端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高频事项。这种“下沉式”服务,不仅是便利的升级,更彰显了文明城市的服务温度。
从邻里互助的温情瞬间,到精细治理的务实举措,从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,到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,聆海御园社区的“五进”服务模式,正让文明之花在基层沃土绚丽绽放。当每个社区都成为服务贴心、邻里和睦、治理有序的文明单元,城市文明的根基必将更加坚实,幸福生活的画卷也将在更多角落徐徐铺展。
收藏
点赞
举报